国杰研究院新产业发展部
Industry Empowerment
产业赋能
先进技术 您的位置:主页 > 产业赋能 > 先进技术 >
航天科工“低空经济”专题科技成果推介
2025-03-20 返回列表
1.灵猫鸟情监控预警系统

项目简介:“灵猫”鸟情监控预警系统采用雷达、光电等复合探测手段,实现全空域、全天候、高效、准确探知机场责任区内的鸟类、无人机活动功能,提供实时监测预警、高危目标视频跟踪摄像、联动责任区域设备驱鸟、事后回放追溯、统计鸟情生态数据等核心功能。
成果简介:系统采用雷达、光电等复合探测体制,根据中高空、低空、起降航路等不同区域探测的特点配置对应的设备,实现责任区内全空域、全天候的精准探测,特别是针对低空和起降航路关键区域探测,采用多普段光电设备,结合智能识别技术解决复杂背景下的弱小目标探测难题。授权专利97项。
应用前景:“灵猫”鸟情监控预警系统的应用场景主要是机场,目前国内具备相关产品的提供单位一共有6家,但是其他家大多为集成商,二十五所依托自身光电探测产品提供系统级解决方案,按照目前产品的技术优势、已有客户资源配置及中国航天平台助力,预期市场占有率在40%以上,预期市场保有规模为60亿元。
团队介绍:团队在职人员共152人,其中博士15人,正高级研究员20人,拥有专利97项。团队有三位学术带头人,其中两名是国家级光电专家,一名是航天科工集团级光电专家。

2.一体化基站+毫米波终端

项目简介:机动式一体化5G通信基站集成5G核心网、接入网、基于天基互联网的无线回传、边缘计算等功能,可采用车载、机载和船载方式,迅速部署到突发事件现场附近,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复杂环境下的应急通信网络覆盖。
成果简介:本项目综合采用多功能一体化集成技术、无线接入回传一体化技术、基于国产飞腾ARM架构的国产化技术、基于可信根的5G基站安全可信机制、超级上行等众多创新技术,针对应急通信特点进行定制化设计,具有技术先进、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特点。
应用前景:机动式一体化5G通信基站在消防、公安、地震救灾、矿难救援等应急通信领域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将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更加高效、可靠的通信支持,提升救援效率和安全性。
团队介绍:核心团队具有丰富的移动通信产品开发经验和行业从业经验:研发实力方面,核心技术团队具有丰富的4GLTE端到端专网通信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经验;市场运作方面,核心团队人员80%以上具有十年以上移动通信公网/专网行业的从业经验,形成了完整的项目管理的流程和机制,积累了丰富的市场项目运作经验。

3.航空活塞发动机自主可控创新技术攻关和产品化研制

项目简介:基于自主可控国产化研制的目标,航天科工三院三十一所自主研制了款点燃式四冲程缸内直喷航空活塞动力系统,该发动机具有高功重比、长航时、高升限多燃料的突出特点,采用了智能化高精度电子控制技术、重油高效喷射雾化技术、重油爆震抑制技术、重油冷起动高效冷起动技术等多项先进技术,解决了点燃式重油发动机的高效燃烧技术难题,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可控,100%国产化自主设计生产,并实现了高功重比的优异指标;并进一步设计了大流量冷却液和滑油泵,提高发动机散热能力,开发了轻量化带过载离合齿轮减速器,在提高发动机转速提升输出功率的同时保证配装螺旋桨气动效率,解决了国外民用航空活塞发动机工作升限不足、油耗偏高、环境适应性差等问题。该发动机的控制系统和控制策略均是自主研制,可根据不同飞行器飞行剖面,自主定制适配飞行控制策略,还可根据用户需求在航空煤油和汽油两种燃料之间切换。
成果简介:项目成功研制了一款双燃料航空活塞发动机,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可控,100%国产化自主设计、生产,功率范围75kW~100kW量级,功重比>1,燃料可为航空煤油或汽油,起飞高度5000m,额定功率保持高度9000m,已完成首次飞行演示验证,技术成熟度达6级。可用于中高空、低速固定翼、旋翼无人机及通用航空飞行器,也符合飞行器对单一重油燃料的使用要求。
应用前景:
(1)该航空活塞发动机具有油耗低、结构简单、技术成熟、成本低、使用维护费用低以及寿命长等优点,可应用于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领域,未来通航政策开放后,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2)不仅满足对重油活塞动力需求,在民用和通航可大范围推广,在工业、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建筑业等领域有极大需求,包括国家海事局、海洋局、气象局、地质勘探局等多家单位对重油活塞动力的固定翼和旋翼无人机提出了明确需求
(3)在50~100kW功率级别,活塞动力有显著低油耗优势,是超轻型、轻型无人直升机主要动力之一,可应用于大气研究、抢险救灾、气象预测、通讯中继、灾害预测、海洋监测、科学试验、遥感测绘、医疗卫生、教育训练、文化体育、旅游观光等领域。
团队介绍:航天三院三十一所紧盯国内外无人机动力发展需求,确立了以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活塞动力系统为研究目标,开展了从单级到多级涡轮增压系列化航空活塞发动机的研制,旨在瞄准航空活塞发动机最先进的技术,攻占国内高端的航空活塞发动机市场,具备了航空活塞发动机自主可控研制技术能力。参研团成员为内燃机和航空发动机专业的博士、硕士,平均年龄35岁,长期航空活塞动力技术研究,在重油发动机、高增压发动机、电喷发动机开发研制过程中积累了丰富技术基础和工程经验,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4.SFP-120发动机——一种服务于低空飞行平台的先进涡轮喷气发动机

项目简介:随着无人机、小型飞行器及低空经济市场的迅猛发展,传统动力系统在推重比、体积效率和成本控制上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小型涡喷发动机凭借其高推重比、低耗油率、宽包线、快速响应能力及广阔工况适应性,成为低空高速飞行器的核心动力首选。本项目聚焦于研发推力为120daN的小型涡喷发动机,重点突破长寿命设计、低成本制造工艺、先进控制系统、高度自适应等关键技术,并致力于实现国产化替代与自主可控,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满足军民领域对高性能小型涡轮动力的迫切需求。
成果简介:项目团队成功研制出首台样机,并完成地面台架性能测试,高空模拟试验、飞行试验。发动机地面静止最大推力120daN,最大耗油率1.2kg/(daN·h) ,振动小于5g,最大空气流量1.78kg/s,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具体成果如下:
长寿命:依托成熟的120daN涡喷发动机设计技术、在总体设计、气动设计、部件设计和控制设计的基础上增强燃滑油换热、降低滑油温度,并通过状态监系统监视发动机工作状态,提升发动机工作寿命。
高效燃烧室:创新设计燃烧室结构,离心式喷油嘴、燃油雾化效果好、可实现燃油充分燃烧,排放指标优于国际标准。
先进控制系统:自主研发全权限数字式电子控制系统(FADEC),实现发动机状态实时监控和精确控制,提高发动机可靠性和安全性。
高度自适应性:无论是低空高密度大气环境,还是高空稀薄空气条件,发动机均能通过智能调节系统与气动设计优化保持高效推力输出,作为实现宽域飞行的关键技术支撑。
应用前景:小型涡喷发动机的应用场景正从传统领域向新兴市场加速拓展:为无人机提供动力,支持高机动、长航时任务;作为200kW级涡轴、涡桨发动机核心机,可驱动1t量级的物流无人机实现百公里级快速运输,解决山区、海岛等偏远地区配送难题;作为运动滑翔机等通航动力装置,提高通航飞机的巡航速度。
未来潜力:适配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涡轮混合电推进系统,推动城市空中交通(UAM)发展;开发微燃电站,为野外作业或应急场景提供便携电源。
团队介绍:本项目主要人员由航天三院31所与航天三发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组成,团队拥有技术人员30人,包含博士2人,硕士23人;项目管理与技能人员40人,拥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和成熟的技术实力。涵盖发动机总体设计、气动热力、结构强度、控制系统、工艺设计、总装总调等专业领域。团队始终秉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的理念,致力于攻克小型涡喷发动机关键技术,为我国国防民生发展贡献力量。
二维码
国杰研究院新产业发展部 电话:010-53678368、guojie-nidpc(微信) 传真:010-62781992 邮箱:office@nidpc.org.cn、guojierc@163.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30号清华大学学研大厦B906、907
Copyright ©2000-2024 科学技术部主管国杰研究院-新产业发展部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58 备案号:京ICP备0901441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