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科技成果推介
(一)面瘫治疗多点低频直流电刺激康复仪产品研发和优化
1.项目简介
面神经损伤后,患者容易出现面部运动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的可造成面部肌肉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低频直流电刺激治疗神经肌肉损伤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但是在面神经损伤治疗方面基本上没有报道或应用,但是面神经电刺激的康复治疗是临床诊疗过程所必须的,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刺激仪与面部治疗参数和贴合度都不同,临床的诊疗仪器相对昂贵,对医从性较差的患者,其治疗效果也不理想,对来院治疗医从性好的患者,恢复效果十分明显,所以市场上迫切需要一种可以在贴合面部肌肉走行的小型家用康复仪器,辅助患者治疗。根据临床治疗需要,我们设计出贴合面部肌肉走行的电极贴片,同时根据患者治疗的迫切需求,已自主设计技术可行的配套电极贴片组/眼罩/口罩(贴片已获专利)的小型连接低频直流电刺激仪器主机(主机研发中)。一旦产品成功应用于市场,即可满足面部肌肉瘫痪、眼睑闭合功能不全、口角歪斜、及有面部塑性美容等方面的治疗的需求,设备类似手机大小,携带方便,可以保证治疗康复周期中良好依从性。
2.成果简介
成果创新性、技术性、实用性介绍。此外需包含专利名称,专利号;软件著作权名称,软著授权号。
目前已获得3项 ‘实用新型’专利:“面瘫患者低频直流电刺激多点治疗电极贴片和贴片组ZL201721339915.0”;“一种具有电极贴片的眼罩 ZL201721336771.3”;“一种具有电极贴片的口罩ZL201721339972.9”。1项发明专利 “面瘫患者低频直流电刺激多点治疗专用贴片CN201710969738.2”项目正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创造”专利实质审查阶段。配套的小型电刺激仪器主机已完成图纸设计和必要的技术评估,技术成熟可行,自主操作性强。
3.应用前景
面部美容修复是目前临床研究热点,目前整形美容手术受到广大社会女性的青睐,整形美容术后的面部理疗康复治疗尤为必要,并且临床上各种原因导致的面部肌肉瘫痪患者众多,仅仅手术修复并不能满足肌肉的良好恢复,需要必须的康复治疗产品辅助治疗,使得面部美容修复相关产品市场前景良好,且本项目组负责人刘松教授、万虹教授在神经损伤修复领域研究颇深,可以通过各种学术会议等方式将本产品组进行推广应用,将开发研究的相关治疗面部专用贴片、专用眼罩及口罩及配套小型刺激仪可广泛应用于面部电刺激康复治疗及整形美容领域的护理,在此基础上,可以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肌肉领域推广使用,临床或家用均可,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应用前景。且我们项目依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每天接收大量面神经损伤患者,拟转化及推广产品成本低,适用人群数量多且可靠,效益高。
4.团队介绍
项目主要负责人刘松教授、万虹教授从事神经损伤修复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 20 余年,2010 年起在北京天坛医院及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开展以面神经损伤为切入点的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研究工作,组建了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团队,团队中包括神经科学基础研究人员、神经外科临床医师及神经电生理及神经影像及康复理疗人员,完成了应用预变性腓肠神经移植行舌下神经、面神经“侧”-侧吻合术治疗面神经损伤的从基础到临床的转化医学研究,该术式已成为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针对面神经解剖结构得到保留的面神经损伤患者治疗的常规手术,术后常规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围绕周围神经损伤治疗,申请人刘松教授曾担任 5个项目的研究负责人,其中国家级项目三项(2014 国家自然基金委主任基金项目批准号:31340030;2015-2018 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批准号:81471239;2022年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批准号:82171364);部市级项目两项(2014-2016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7142031;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项目:2060339-1) 。发表8篇相关SCI文章累计影响因子32.612。
5.项目需求
合作方生产需求:我们期望在找到相关的医疗企业,能够合作研发生产包含电刺激贴片组、口罩、眼罩的小型低频治疗电刺激仪的产品,根据医药健康产业的医疗器械领域发展规划,同时也参考不同生产厂家的主营行业,医疗耗材、医疗设备的生产厂家主营范围可与不同主营业务的医疗企业进行合作,实现我们成果转化的需求。我们可以与生产厂家直接对接,完成后续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本组套的治疗仪可以直接为项目组前期已经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提供一种更好的辅助治疗仪,并通过项目组技术人员学术会议等进行全科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实现产品的市场化和效益化。
财力及人员需求:生产不同型号面瘫治疗贴片样品15万,连接导线匹配9万,样机所需材料12万;主要用于与理工专业技术人员对于程控仪设计的研发优化,芯片的植入15万,样机的中试和定型,委托产品检验及评估15万;用于样机程控仪主机的参数导入及调控设置技术支持15万,转化相关政策咨询6万,市场论证专家咨询9万;对相关厂家对接人员、进行样品检测临床实验研究人员、进行数据分析人员、劳务24万,用于其他研究需要所涉及的费用包含,参加样本试验志愿者补助6万元,需要相关信息存储6万元,相关交通费用6万元,管理费用6万元,其他费用6万;总合计预算约150万元。
(二) 高通量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子检测方法及试剂盒
1.项目简介
自2016版《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指南》首次将分子指标纳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逐步开始了组织学诊断加分子诊断的整合模式,在2021版《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指南》中,更多不同形式的分子指标,包括单碱基变异、小片段插入缺失、基因重排、基因融合、单基因拷贝数变异、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成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断及分类的必要分子指标。目前市面尚无有效方法可以同时满足不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多种分子变异检测的产品。
为了更好地满足临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精准诊断的需求,本项目以临床实际需求出发,由神经病理和神经分子病理专家牵头确定待检测靶标,由专门的生物技术公司负责技术实现,与目前市面上同类技术方案相比具有,涵盖靶标全面且有针对性,可通过一次测序满足多种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子检测的需求。
2.成果简介
成果创新性、技术性、实用性介绍。此外需包含专利名称,专利号;软件著作权名称,软著授权号。
本项目的成果创新性、技术性和实用性如下:
创新性:本项目首次将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不同分子变异形式,如如单碱基变异、小片段插入缺失、基因重排、基因融合、单基因拷贝数变异、染色体拷贝数变异纳入同一个检测包。
技术性:本项目以临床最常见的FFPE样本为主要检测对象,通过优化建库一次检测可以在DNA和RNA水平检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多种变异形式。
实用性:该项目的靶标由临床病理专家和分子病理团队根据临床需求制定,实际应用的针对性。
本项目目前获得的软件著作权和正在申请的专利如下:
1.一种用于胶质瘤诊断的捕获探针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15807069 A (公开);
2.脑胶质瘤panel分析软件【简称:Glioma_panel】V1.0, 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博奥经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22SR0392346)
3.肿瘤基因检测报告系统V1.0,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登记号2021SR2222846)
其余专利正在申请中
3.应用前景
该项目的应用前景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临床诊断和分类:通过该项目开发的高通量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子检测方法,可以提供更准确和全面的肿瘤诊断和分类信息。这将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肿瘤类型和特征,从而指导治疗决策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选择和预后评估: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子特征与治疗反应和预后密切相关。通过该项目的分子检测方法,可以更好地评估患者对不同治疗方案的敏感性,并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这将有助于医生选择最佳的治疗策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新药研发和临床试验:分子检测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子机制和变异模式。这将促进新药的研发,针对特定分子靶点设计治疗药物,并在临床试验中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患者管理和监测:通过定期进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子检测,可以实时监测肿瘤的分子变化和进展情况。这对于评估治疗效果、监测复发和进行预防性治疗非常重要。此外,分子检测还可以用于监测最小残留病灶、监测治疗耐药性的发展等。
目前,我国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每年新发人数达1-3万例,该项目的应用前景包括改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和分类、指导治疗决策、促进新药研发、改善患者管理和监测等方面。这将为患者提供更精准、个体化的治疗,并提高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4.团队介绍
柴睿超,男,副研究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访问学者。目前在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病理中心从事分子病理指导下的脑胶质瘤精准诊疗研究。北京仁诚神经肿瘤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平台负责人。参与建立建立了中国人群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hinese Glioma Genome Atlas, CGGA; www.cgga.org.cn)。聚焦“分子病理指导下的胶质瘤发生、发展及耐药的机制研究以及胶质瘤分子病理检测新技术开发及临床推广”,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0篇,论文被引用2039余次, h-index=23。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其中1项已经商业转化),2项软件著作权(已商业转化),正在公开/实际审查阶段发明专利8项。作为主要参与人的项目曾获2021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总冠军。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资助、北京市博士后基金资助等课题,入选2020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常青,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病理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病理系,接受香港病理医师培训1年。2016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做访问副教授1年。曾任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系副主任。现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脑胶质瘤协作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神经病理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神经病理学组委员等职。擅长系统病理诊断及神经肿瘤的病理诊断、分子标志物筛选及机制研究,建立了国内首个基于Nanostring检测方法的国际金标准髓母细胞瘤分子分型平台,并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在申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北京市卫健委改革与发展基金1项,参与国自然和科技部重点项目多项,以责任作者或第一作者在Brain Pathology, Cancer letters, Cell Death & Disease, Cancer Science 和 International J. of Cancer等杂志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
5.项目需求
合作推广,希望可以通过与更多机构合作将该项目推广到全国,服务更多临床病患。
(三) 评价氟维司群治疗复发性无功能腺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开放、单臂临床Ib期临床研究
1.项目简介
无功能腺瘤是第二常见的垂体腺瘤,手术效果不佳,迄今为止还没有确定性的药物治疗方法。就其临床病程和起源而言,无功能腺瘤代表了一组异质性的肿瘤。因此开发针对性治疗,能够减轻接受过手术或者放疗的患者的疾病负担。
项目组自2009年开始,围绕雌激素受体α(ESR1)及其拮抗剂氟维司群和磁共振探针展开了一系列研究,2021年第五版WHO分类指南将ESR1列为无功能腺瘤的两个分类标志性分子之一。本项目组于2020年获批发明专利:氟维司群在制备治疗无功能垂体腺瘤的药物中的用途(ZL201610520524.2),针对雌激素受体的磁共振探针的专利群在2023年与企业已签订共同开发合同。本项目组拟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探索氟维司群在无功能腺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2.团队介绍
高华,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鞍区肿瘤发病机制及防治策略研究,近年来围绕垂体腺瘤和颅咽管瘤的肿瘤异质性、肿瘤分化、内分泌调控及恶性进展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担任北京市医学伦理学会康复研究分会委员;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健康发展伦理专家。为多个国际刊物的特约审稿人。近年来发表高引用论文2篇,发表SCI及核心期刊6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两项,为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学术骨干,获批国家发明专利4项。
刘潜,医学博士, 副研究员,副教授。2013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并获得博士学位,期间作为主要参与人完成国家1.1类新药FLZ的脑内代谢研究。2013年9月加入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先后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4项,北京市医管局“青苗”人才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卫计委行业公益专项、国家863计划等多项课题研究。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5篇,总累计影响因子103,其中单篇最高影响因子41.44。
团队学术顾问,张亚卓,教授,博士生导师。承担4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项目(863计划)、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3项市自然等项目。围绕垂体腺瘤放化疗耐受的问题,筛查并验证化疗敏感基因、放疗敏感基因、肿瘤侵袭因子;对雌激素受体在垂体腺瘤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发现雌激素受体与泌乳素腺瘤的侵袭耐药相关,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可以抑制垂体腺瘤的增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12篇;主编学术著作5部。申请国内外专利20余项;获省部级项科研成果7项。现任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主席、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肿瘤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总编辑。
3.项目需求
寻求资源对接及资金支持,完成产品的药物临床试验。